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健全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助力师生高效备赛第二届农产食品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赛和国赛,近日,我校特邀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姚圆鑫到校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学校第二届农产食品职业规划大赛参赛选手、各学院辅导员及参赛学生代表共100 余人到场参加讲座。

姚圆鑫立足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导向,强调了职业规划大赛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大赛不仅是展示学生职业素养的平台,更是强化生涯教育、推动人才供需对接的重要载体,需避免功利化参赛、少数人参与等误区,让更多学生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结合全国高校4763.19万在校生的庞大规模与就业市场需求,姚圆鑫强调,职业规划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职业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行业发展相结合。这一观点与大赛评分标准高度契合,无论是成长赛道侧重的职业目标合理性与成长行动有效性,还是就业赛道关注的岗位胜任力与发展潜力,均以“人职匹配、知行合一”为核心评价维度。
针对大赛两大赛道的评分体系,姚圆鑫进行了细致拆解。成长赛道中,职业目标需建立在专业认知、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基础上,需体现个人与国家发展的结合度,成长计划要具备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就业赛道则聚焦岗位胜任力,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目标职业的任职要求、工作内容,通过实习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在作品展示维度,他给出具体指导:PPT 制作需遵循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视觉清晰的原则,多用图表传递核心信息,避免内容冗长与风格错位;路演答辩要注重第一印象管理,开场可采用开门见山、情景代入等多元形式,结尾需展现职业愿景与家国情怀;答辩过程中要做到口齿清晰、举止得体,面对评委提问需实事求是、逻辑流畅。

围绕备赛全流程,姚圆鑫从学生选拔、校赛组织、作品准备三个层面给出系统建议。学生选拔应聚焦价值观正向、综合素质高、成果丰硕的核心标准;校赛组织需强化多渠道宣传、多层面动员、多方面鼓励与多方位支持,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作品准备是备赛核心,他提出“动态循环、主题鲜明、内容具象”三大原则,推荐使用 PDCA 循环理念实现规划与行动的动态优化,运用 STAR 法则串联成长经历与实践成果;标题需凝练职业目标与发展愿景,主线设计要突出成长历程的独特性;同时可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职场体验、企业调研等方式深化职业认知,用真实数据与实践案例支撑规划的可行性。
“这次讲座干货满满,不仅理清了备赛思路,更让我对职业规划有了深刻认知。”参加讲座的学生表示,将按照讲座指导优化职业目标,补充相关实践经历。此次培训讲座的举办,不仅为参赛师生提供了专业、系统的备赛指导,更推动了学校生涯教育体系的完善。下一步,我校将持续强化就业育人理念,以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助力学生树立科学职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讯员:杨震 撰稿:孙超群 审核:孙琳 梁倩 值班审核:周书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