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日,学校举行2025年“汉语桥”刚果(金)学员夏令营闭营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学员们在中国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我校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生动实践。建筑工程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来自刚果(金)的15位学员欢聚一堂,共同回顾了这段充实而难忘的文化之旅。
本次“汉语桥”夏令营以“中文赋能”为核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的活动,旨在让海外企业骨干学员在真实的场景中提升中文能力,深度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活力。
“手”护非遗,触摸千年文明脉搏。学员们走进烟台高新区万科天琴湾,亲身体验烟台剪纸、漆扇绘制、葫芦彩绘、柳编、非遗糖画、南寨孙氏杠子头等传统手工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他们用双手感受东方美学的匠心独运,理解“工匠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厚底蕴。一位学员捧着自己的剪纸作品兴奋地表示:“这太神奇了!我不仅学会了‘剪纸’这个词,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对传统的热爱。”
中秋“语”你相遇,共话团圆情深。 中秋佳节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联欢会让学员们沉浸于中华传统节日的温馨氛围。品月饼、赏诗词、参与趣味灯谜,在欢声笑语中,学员们不仅学会了“月亮”“团圆”等词汇的深情含义,更与中国的老师、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矿”世奇旅,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矿”世奇旅中,学员们被丰富的矿物标本和宏伟的地质演变史所震撼。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更将中文学习与专业背景相结合,激发了他们在跨文化语境下探索专业知识的兴趣。
“岛”“语”风光,徜徉自然习得语言。在风景如画的养马岛,学员们开启了“岛”“语”风光之旅。他们用中文描述海天一色的壮美,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口语实践。这种“逛”出好汉语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沟通自信。
闭营仪式上,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朱峰用英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学员们顺利完成夏令营学习表示祝贺。他表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钥匙,文化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希望各位学员能将这次中国之行的美好记忆和丰硕收获带回自己的祖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刚友好的使者。期待学员们未来能用更加流利的汉语,继续讲述中国故事,续写中刚友谊的新篇章。

随后,学员代表用日渐纯熟的中文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感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校精心组织和老师们辛勤付出的衷心感谢。“谢谢老师!”“中国很棒!”“我们还会再来!”这些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们最真挚的情感。一位学员动情地说:“这次旅程让我爱上了中文,更爱上了中国。下次再来,我一定要用更流利的汉语和大家交流,把在这里看到、学到的美好事物分享给家乡的亲人朋友。”他们纷纷表示,将珍视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把在中国的所学所感化为动力,为促进本国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有效增进了刚果(金)青年一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奠定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此次闭营仪式不仅为2025年“汉语桥”刚果(金)学员夏令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开启了一扇持续交流、合作与友谊的崭新窗口。建筑工程学院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更多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通讯员:王晓萌 撰稿:刘光鹏 审核:朱峰 梁倩 值班审核:杜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