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学校于7月13日至19日组织52名专职辅导员及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职工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7天的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学校党委副书记张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雪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旭海等出席开班仪式。张雪华致辞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培训基地等一系列基本情况。张越代表学校作动员讲话,向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守纪律,筑牢安全防线。严格遵守培训日程安排,彰显学校辅导员队伍的良好风貌。二是带着问题学,注重学以致用。思考如何将先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一套适合我们学校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案。三是深化交流,凝聚育人合力。通过案例共析、经验互鉴,提炼可推广的学生工作“金点子”,推动实现“一人学习”到“全员受益”“全域提升”的成果转化。


深化认知,赋能提升。培训聚焦辅导员工作创新路径探索,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8场专题讲座。邀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平、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候选人王奇等8名专家围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特点和网络舆情应对、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对处置、辅导员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提升等内容进行授课,深入解析教练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实践逻辑,形成“理论建构—技术应用—实践验证”的闭环提升体系。


实地研学,启迪思路。除了充实的理论学习,培训还精心组织了实践教学环节,让辅导员们在实地观摩与交流研讨中创新工作思路。大家走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实地考察社区的空间布局、功能设置、运行机制以及特色活动开展情况,直观感受学校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并与学校辅导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晚间,学员们围绕当日所学所思以及学生工作建议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在学生工作中的困惑、思考及探索,促进经验共享与智慧碰撞。



总结收获,展望未来。培训最后进行了学习成果展示和结业仪式,4个小组就AI赋能学生工作思路、“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创新做法、舆情事件破解路径以及辅导员角色重构与规划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围绕汇报内容逐一点评,肯定亮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杨建辉用三个“研”字对本次培训进行简单总结:一是要立稳“研究之魂”,真正把“经验判断”升华为“科学决策”。二是要深悟“研究之道”,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不断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和综合能力。三是要力促“研以致用”,实现研究成果从理论价值到实践效能的跨越式转化。结业仪式上还为优秀学员和参训学员颁发了证书。


此次培训是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新育人理念、拓宽育人视野、提升育人能力,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辅导员们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共同谱写学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通讯员、撰稿:张莉敏 审核:杨建辉 梁倩 值班审核:周书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