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进一步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深化“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4月15日,我校粮油食品学院联合烟台市蓝天救援队,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应急救护专项培训。活动吸引了60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校园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理论筑基:让救护理念深入人心
蓝天救援队的专业讲师王泽武以“红十字应急救护理念”为切入点,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向师生传递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应急救援核心理念。王泽武强调:“在突发意外或急症面前,第一目击者的应急反应往往决定生死,而救护知识的普及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这一理念深深触动了在场师生,让大家意识到应急救护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随后的心肺复苏(CPR)理论课程中,王泽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原理、操作流程及关键细节。通过动态图示和视频演示,学生们系统掌握了如何判断患者意识、正确呼救、调整体位、实施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等步骤。课程中,“黄金4分钟”的急救时间窗被反复提及——“心搏骤停后的4分钟内实施有效心肺复苏,患者的存活率可提高2—3倍”,这一数据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救护技能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实战赋能:以模拟演练锤炼技能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实操环节中,蓝天救援队的老师们分组指导学生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演练。从环境安全评估到按压深度、频率的精准把控,从开放气道的手法到人工呼吸的节奏,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学生们反复练习、规范操作。培训现场,讲师们全程“手把手”指导,逐一纠正细节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手臂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下压”“注意观察模拟人的胸廓是否起伏……”在严谨而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们从最初的生疏逐渐变得熟练。一位参与培训的学生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但今天我才明白,普通人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挽救生命。这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敬畏教育。”

育人育心:播撒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急救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生命教育的实践课堂。活动结束后,参训师生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让急救技能成为校园乃至社会的“基础配置”。下一步,粮油食品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与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的合作,定期开展创伤包扎、AED使用、突发事件应对等系列培训,逐步构建“理论+实践+考核”的立体化应急救护教育体系,并计划组建校园急救志愿者队伍,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生命无小事,救护是关键。粮油食品学院始终将安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此次与烟台蓝天救援队的合作,既是学院践行“德技并修”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服务社会、传递大爱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技能育人为纽带,推动应急救护教育常态化、专业化,让“尊重生命、勇于担当”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安全卫士”,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撰稿:迟昭君 审核:刘华鹏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