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生产一线”是学生最佳的实践课堂,4月23日,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走进烟台一犀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室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在“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途径、合作机制、合作内容等方面达成校企合作共识,签订了”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
现场工程师要以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起点。企业总经理路建萱向师生介绍了企业发展定位及装饰企业高技能人才能力及素养要求,随后从高层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设计思维灵活与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创新与探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犀设计”的用人需求,围绕学生“能力之知”的习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明确了方向,为师生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现场工程师要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共生。企业设计总监朱磊基于“一犀设计”自身的办公场所项目,围绕“设计需求、原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设计构思、设计表现、预算、施工、后期配饰”等工作流程,为师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梳理和讲解,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紧密对接。同时将“项目设计到真实落地”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了贯通、互融和联结,令师生们在真实项目的落地场景中,感受项目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
现场工程师要在实践中提升设计应用能力。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项目化贯穿课程始终,本次活动《公共空间设计》的项目载体是“一犀设计的办公场所”设计项目 ,学院李俊琦、赵德硕等4名同学在项目现场,面向委托方(甲方)按照竞标陈述的标准先后讲解了各自的设计作品,企业导师给出了建议和指导意见,并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在逐一作答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现场工程师是基于设计师岗位的实践体悟。“现场工程师”授课结束后,企业设计总监朱磊带领师生实地参观了“阿里巴巴软装”,该项目属于商业类展示空间设计,获得了“法国双面神奖商业空间银奖 ”“金腾奖展示空间年度大奖 ”等多个奖项。图纸上的设计方案变成了优美的现实环境、优美的环境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亲身感受,深刻体悟到“设计师”岗位的职责和意义。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与一犀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是落实国家“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实践举措,接下来将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搭建多样化的平台,助力我校数字创意专业群建设,服务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讯员:王文华 撰稿:张信超 审核:王海涛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