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封校进入第11天,相信每一个亲历者都会对我们所有人的“厨房”——饮食服务中心竖个大拇指。商务后勤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凭着“一切为了师生”的服务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做好保障,尽心竭力服务学生及教职员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学校的“大厨师长”王华伟。
多方协调,未雨绸缪
烟台本土疫情发生后,后勤服务处副处长兼饮食服务中心主任王华伟未雨绸缪,及时制定了应对方案。同时组织食堂、浴池经理提前谋划、储备物资,各食堂、浴池也密切配合、全员行动,随时准备应对封校“大考”,为保障封校期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保障师生餐饮、洗浴的同时,饮食服务中心更要严格落实各类防疫要求,确保万无一失。而这所有的工作最终是落在食堂和浴池的委托经营单位,这不是一句“命令”那么简单就能办到的事情,需要大家多方协调、共同努力。
从进货到贮存、从加工到售卖、从消毒到通风,食堂所有的工作环环相扣,如何增强后勤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何确保封校期间餐饮和洗浴保障供应做的更好,是封校初期王华伟要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饮食服务中心在校的5名员工定下了“统筹规划、换位思考、高效执行”的沟通标准。他们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发通知,更是下沉到两个餐厅的每一个窗口,了解每一名餐饮服务人员的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
自3月10日起,饮食服务中心几乎每天都会组织经理沟通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无论多忙,也要确保会议要求以正式工作通知的形式在当天下发,确保迅速落实。各食堂、浴池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都会在下一次例会上集思广益、得到解决。比如执行封校规定后,食堂每天需要的蔬菜、水果、豆制品、面制品等原材料如何送货问题,饮食服务中心与食堂经理多次到学校西门现场办公,反复演练,最终敲定了货物交接方案,确保货物交接的安全、顺利。
直面考验,攻坚克难
面对封校“大考”,所有的安排部署迎来了实践的考验。
封校第1天,王华伟的通话记录是106个,合计时长1小时45分钟。他像个电话接线员,又像个消防员,不停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等落实完教工的早餐、住宿等问题,已经是半夜。
封校11天,食堂原材料送货从食堂楼外改到学校西门口,从一天7小时自由送货改为早晨5:30-7:30集中送货,目前,食堂原材料的交接、转运,安全、顺畅,符合疫情防控需要的各项标准。
封校11天,面粉、食用油、调味品以及蔬菜、鸡蛋等食品原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面对成本的增加,饮食服务中心坚决管控食堂饭菜价格不上涨,保障了学生利益不受损失。
封校11天,一餐四楼教工餐从原来的不到200人就餐,提高到近300人,从原来的一日一餐、一周五天,改成一日三餐、全周无休。为应对人员不足、储备不够的问题,王华伟想方设法从其他食堂调配人手、调整物资,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了一餐水果店、一餐一楼、三楼及烘焙店的大力支持。目前,早餐保证了中西结合,提供七八种早点可供选择;午餐讲究荤素搭配,注重营养与口味;晚餐则侧重于养生,清淡不油腻。为确保教职员工的口味选择,其他食堂的饭菜也会陆续供应到教工餐厅。
当王华伟收到多位老师的留言,说教工餐让他们胖了很多……他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积极应对,随时准备迎接新挑战
封校11天,尽管王华伟和他的同事们在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但是仍然避免不了问题的出现。
3月17日下午,封校后的第一顿教工餐晚餐正在加工的时候,燃气系统出了问题,等待吃晚餐的老师排起了长队,饮食服务中心及时调配,最终保障了晚餐的供应。
3月17日晚上,按照上级疫情防控要求,浴池暂停使用,后勤部门立即行动改造外接热水供师生免费取用,同时他们也在准备恢复洗浴的应对措施。
3月17日深夜,第一餐厅一楼食堂经理夫妇因疫情防控需要离岗隔离,饮食服务中心驻点一楼食堂,指挥、协调各项工作,确保食堂平稳运行。
3月18日晚上,补充到教工食堂工作仅一天的厨师因为家中亲人住院抢救而离校,饮食服务中心紧急进行又一轮人员调整。
3月19日,为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新要求,饮食服务中心和各食堂落实了早晨5:30在学校西门转运食堂原材料的新方案,5点起床工作成为了新常态。
3月21日,为保证同向就餐,教工食堂补充座椅,连夜摆成了单向模式;学生食堂座位拉上了胶带,减少了师生就餐期间疫情传播的风险。
3月25日,第一餐厅一楼、四楼两处漏水,饮食服务中心立即查找原因,确保维修不会影响食堂的就餐秩序。
出现问题不可怕,及时解决是关键。今天王华伟的通话记录降到了36个,通话时长51分钟。然而,他们深知后勤保障一刻也不能停,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王华伟和饮食服务中心的全体员工牢记耿建敏书记在封校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的“要加强餐饮保障,务必要让师生员工吃好”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好服务,坚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后勤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