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合作“五个共建”实现人才培养“三个前移”

2021年07月31日 11:50      浏览量:    返回:学院新闻

       本站讯  7月26日,我校与山东泰鸿置业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校企合作推进会暨人才培养基地挂牌仪式顺利举行,学校纪委书记张越、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海成及学院相关教师参与。

       活动中,在企业运营部总监杨小苑及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我校领导教师对企业的办公环境、文化建设、施工现场等进行了参观考察,双方从教学科研、技术支持、人才培养、课题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建筑工程学院与山东泰鸿置业有限公司合作以来,通过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收获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也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校企双方探索出了共建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基地、“党建+”合作的“五个共建”合作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就业、培养、评价“三个前移”,携手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双赢。

        共建培养方案,瞄准“一个目标”。建筑工程学院通过企业走访、考察、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公司教育情怀、专业技术和综合实力。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针对企业提出的关于专业教学的合理化建议和人才培养意见,结合学院实际,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明确培养任务和培养规格。学生一入学就明晰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向。校企共同瞄准并实现了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目标,为就业前移、培训前移和评价前移奠定了基础。

       共建专业课程,加快“一个调整”。建筑工程学院与企业建立了“3+3”的工作机制,确保课程内容少走弯路。“3+3”即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与学院部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专业教材有效结合。建筑工程学院提炼出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和最精炼的文化,并进行一系列“课程融入”的探索,进一步加快了课程调整,实现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课程内容与施工任务的对接。

       共建双师教学,培育“一个团队”。学院与企业探索出“一带两跟踪”的教师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一带”即将企业技术骨干请进学院授课,传授企业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两跟踪”,即教师跟踪学习和跟踪实践,专任教师进入企业骨干课堂跟班听课,跟踪学习“学徒式”授课模式。并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尝试使用“师傅式”教学法,实现学校教师与工人师傅的角色融合。“一带两跟踪”的培养模式使建筑工程学院师资队伍水平得到升级,进一步接近了培育“双师型”团队的目标。

       共建实训基地,搭建“一个平台”。山东泰鸿置业有限公司作为学院的实训基地,搭建了专业建设的实践平台,通过“四个互动”,即师资互动、技术互动、人才互动、资源互动,有力的实现了校内充盈知识和校外熟知技术的“双向融合”。今年,我校数十名学生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顶岗实习,参与企业一线施工,既发挥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又极大提升了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加贴近。通过校内的外双空间培养对接,学生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共建“党建+”合作,树立“一个品牌”。此次校企合作推进会上,双方就共建校企“党建+”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学校纪委书记张越表示:“目前,共同推进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既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治理和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校企“党建+”合作,需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互动往来,加深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树立党建特色品牌。”下一步,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企业一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丰富“党建+”合作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

       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合作推进会既是校企双方巩固、深化全面合作关系的重要契机,也是双方面向未来、携手共进、协力共赢的有力举措。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完善优化“五个共建”模式,把握学生在企业就业、培养、评价的“三个前移”,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通讯员、撰稿:王晓萌 审核:赵海成 成雪 值班审核:梁倩)

     

上一条:校领导前往中国航天技术研究所看望毕业生 下一条:我校参加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交流研讨会

服务指南| 学院全景|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Copyright © 2005-2023 www.sdbi.com.cn
     高新区公安局     新浪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办公室: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