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一个核心三大重点”启动暑期赋能模式

2021年07月23日 12:37      浏览量:    返回:学院新闻

  本站讯 暑假虽然已经开始,一体化教学楼A座却一片繁忙景象。经济管理学院教职工们正在充分利用暑假这个为专业建设充电赋能的黄金时间段,紧紧围绕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以山东省高水平商贸服务专业群、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国家资源库《“一带一路”经济地理》课程子项目三个本阶段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个核心: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刘晓军、孙琳与各教研室主任一起逐条学习了《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试行)》,明确了质量效益、产教融合、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国际合作、特色创新等项目的考核标准。各教研室主任也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汇报。刘晓军提出专业发展,关键在于解决思想观念,必须踏踏实实、紧抓重点做事。同时要求各教研室对照考核标准,查找本专业的不足,在短板上求突破。各教研室主任也表态,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抓住发展的机遇,引领专业更好的发展。

  重点工作一:做好山东省高水平商贸服务专业群建设验收准备。山东省高水平商贸服务专业群建设是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的一项重点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组的成员们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对之前工作的完成情况逐一进行了汇报。各项工作推进顺利,过程性材料收集完成度较高,标志性成果数量可观。孙琳对下阶段的工作方向、内容、材料格式等进行了指导和规范,要求相关子项目负责人严格把关建设质量,点对点联络配合,保质保量地建设。刘晓军对成果名称、内容、完成率、级别进行了完善,并对未完成项目进行了督促并提出工作要求,开学后一周内,学院将对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复核。

  重点工作二:推进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刘晓军名师工作室)建设。 刘晓军名师工作室是经济管理学院获批的第一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争创全国“双一千”名师工作室、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目标,以“1+1+1+1+N”模式和“四固定”模式为运行机制,按照“一二三四五”建设思路,创建平台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工作室主持人刘晓军对前期建设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成员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暑假期间各项工作计划和分工进行了部署,成员们也纷纷各抒己见,谏言献策,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工作室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重点工作三:推进国家“一带一路”贸易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一带一路”经济地理》课程子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全部课程资源的准备工作,暑期将与技术支持方共同完成平台资源的上传,开学后该资源库将在20级、21级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全面投入使用。项目组成员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刘晓军对暑假期间集体备课、资源使用和推广、教材编写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带一路”经济地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我校课程教学中的投入使用,不仅是对本项目建设成果的实践检验,也将推动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助力“一带一路”贸易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为我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资源支撑。

  同时,经济管理学院上下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党建、教师能力提升、实训条件建设、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也均严格按照学校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中。(通讯员:刘琛 撰稿人:王群 陈晓宁 钟巧玲 审核人:孙琳 刘晓军 梁倩 值班审核:成雪)

上一条:智能制造学院召开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议 下一条:我校召开新建教学楼教学功能论证会

服务指南| 学院全景|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Copyright © 2005-2023 www.sdbi.com.cn
     高新区公安局     新浪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海兴路15号    
办公室:0535-6925000    邮箱:xcb@sdbi.edu.cn